歡迎您訪問十三師政務網門戶網站
火箭農場湘江路社區是目前團場人口基數最大,商業集聚最多,城鎮化發展最快,經濟最為活躍的社區。
一直以來,湘江路社區以“黨建+網格”為黨建品牌,將黨建貫穿于社區自治、城鎮管理、民生服務的各方面和全過程,為轄區居民打造宜居幸福家園。
“社區成立以來,整合轄區各單位資源優勢,選出網格長、樓棟長等,讓黨建引領社區治理‘大合唱’,讓社區里的幸福味越來越濃。”湘江路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彥斌說。
272名樓棟長,常年服務社區居民
在社區服務工作中,樓棟長是重要力量。
“為更好發揮樓棟長作用,湘江路社區全面落實轄區樓棟長‘雙向報到、雙向服務、雙向反饋’,激勵他們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和服務群眾活動。”陳彥斌說。
隨著社區居民服務訴求日益多元化,湘江路社區不斷豐富管理方式,積極探索社區“黨建+網格”模式,以居住區為單位,結合在職黨員社區報到、退役軍人、樓棟長、志愿者等組成了干事歷練、無私奉獻的網格員隊伍,社區將轄區劃分為8個網格,選出272名樓棟長,組建了一支先鋒隊,開展政策宣講、幫難解困、調解糾紛、健康義診等服務活動。
阿瓦汗·艾依提和吾爾尼沙·沙木沙克是湘江路社區第一和第二網格的網格長,每天她們都要到小區轉轉,宣傳黨的惠民政策、收集民情民意、調解鄰里糾紛。
不僅僅是她們,還有更多的熱心人士參與其中。“我雖然不是黨員,但社區也是我的家,我也要為社區貢獻一份力量。”50歲的社區居民馬滿祥說。
“樓棟長們總是在居民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、真情奉獻。”陳彥斌說。
一個“圓桌會議”,多方合力解決居民訴求
一大早,洗漱完畢,拿著本子,巨龍小區的業委會主任劉軍國就出門了,“我是小區的業委會主任,去問問大伙兒最近有啥困難,一并反映給社區工作人員。”
劉軍國一路上不自覺地加快腳步,“今天的會議可不能遲到。”他趕著去參加的是社區的“圓桌會議”。
自成立之初,湘江路社區黨支部引導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社區治理,探索建立了由居委會、業委會、物業公司和轄區單位共同參與的圓桌會議制度。各方代表面對面就社區內存在的重點問題尋找破解之道。
劉軍國在會上第一個發言:“到目前為止,物業特別盡職盡責,居民托我給社區工作人員說一聲‘感謝’,道一聲‘辛苦’。”
“小區高層水又不正常了,一會兒有一會兒沒的……”
“馬路上汽車太快了,能不能給安裝個減速帶啥的……”
“伊州區祥和社區邀請咱們一塊去植樹,誰想去?”
“謝謝居民對咱們工作的肯定,咱們先談問題。”在陳彥斌的主持下,圓桌會議進行得很順利。
會議結束,辦法也隨之出爐:找水務公司協商,盡量保證居民下班用水正常;找團場交管部門,畫出人行道,安裝護欄、紅綠燈指示牌;十多名志愿者去祥和路植樹……
“問題提了沒,有啥方案?”下午,有居民問起參會人員。聽到他們的回答,大伙兒紛紛點贊。
“圓桌會議主要是解決一些‘大事’,大伙兒商議一下,按照合理、合法的途徑去辦。”陳彥斌說,今年圓桌會議為社區居民辦成了不少實事:開展義診活動、進行社火表演……
多種志愿服務模式,延展服務范圍
“你聽說了嗎,以后可以不去居委會辦事了!”
“啊,那咋辦?”
“咱們小區有了自己的網格服務站,5分鐘,好多事可以辦呢!”
“走,瞧瞧去。”
眼前說話的兩位老者,是上海新城的居民。他們所說的網格服務站,是今年5月份,湘江路社區打造的首個結合社區治理與公共服務的網格服務陣地,大大縮短了群眾的辦事距離,獲得了居民群眾的廣泛認可。
除此之外,網格服務站還是居民的文化活動室。
愛跳舞的苗翠花說:“家門口有了場地,再也不用往健身廣場跑了。”
“終于可以在這里安安靜靜下會兒棋了。”象棋愛好者秦陜立說。
網格服務站的下沉,讓居民不出小區就能享受更為便捷的志愿服務。“讓居民能辦事、能娛樂,我們要把志愿服務做到零距離!”陳彥斌告訴記者。
目前,社區已有4個網格服務站,還有4個網格服務站正在積極打造中。
社區現有2支志愿服務隊,胡楊志愿者服務隊和急先鋒黨員志愿者服務隊,目前有130余名志愿者。
今年,志愿服務隊開展幫助居民理發、義診、心理咨詢等活動37次,服務居民1600余人。
“我們的志愿者隊伍以居民為基礎、轄區單位為骨干,社區全力支持他們的工作。”陳彥斌介紹。
天剛入黑,活動室里便再次唱起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——“共產黨辛勞為民族,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,他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,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……”
聽,一支又一支感恩、幸福的歌曲從社區傳出,多么悅耳、多么動聽!
(謝增杰 楊燕飛)
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主辦 兵團第十三師辦公室承辦
聯系電話:0902-2566317 郵編:839000 您是第 位訪問者
新ICP備15003377號 新公網安備 65010202000894號 網站標識碼:BT13000003